刮 痧 療 法
行德 張再興醫師 整理
一、什麼是刮痧
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(潤膚液)反復刮動,也有以拍打、指捏等方式,刺激患者某處皮膚經絡,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,一般以發紅、出現痧點為度。
二、刮痧原理
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、遵循"急則治其標"的原則,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,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,末稍血管血壓改變,從而起到醒神救厥、解毒祛邪、清熱解表、疏經活血、行氣止痛、健脾和胃的效用。
三、刮痧的作用
日本醫學博士黑岩東五氏研究瘀血療法數十年,將刮痧之療效歸納為下列五項機制:
1. 促進人體之新陳代謝、使廢物毒素加強排除體外;從而淨化血液、幫助營養完全吸收,造血功能增強。
2. 能調和神經,使許多症狀消失。而麻痺失調的神經由於新鮮血液的補給,促其機能再生,增進活力。
3. 血中鈣質更穩定,避免骨質中之鈣質流失(此乃生病如失眠、焦躁、骨質疏鬆、筋骨酸痛之要因)。
4. 因可刺激交感神經、迷走神經,使消化作用活潑起來,體質衰弱者亦可改善體質,增進自癒力及抵抗力。
5. 因血液淨化、胃腸機能活潑、食慾增進,全身神經及腦神經穩定,故通便佳,睡眠好,身體自然健康。
四、刮痧的部位
人體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,隨其病症用相應部位刮痧。最常用的部位是足太陽膀胱經,也就是頸部、背部,其他如:喉骨兩旁,兩臂彎,兩腿彎,脊椎兩旁,前胸肋骨間,後背肋骨間,兩足內外踝後的足跟肌腱處,左右肋下肝脾區,以及兩肩胛崗上和崗下等處。背部刮痧取俯臥位,肩部取正坐位。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。

五、刮痧的適應症
刮痧療法是以疏通經絡為法,所以對於實症、急症、痛症,療效顯著。而虛症在刮痧後雖有療效,但往往會感覺更彼勞,若能馬上有足夠的休息,亦是一種不錯的保健良法。常見適應症如:感冒、發燒、中暑、頭痛、腸胃病、落枕、肩周炎、腰肌勞損、肌肉徑攣、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。
六、刮痧的工具
刮痧的工具很多,過去民間有用光滑的銅錢、銅勺柄、瓷湯匙等,這些工具,不便於消毒,現多用有由水牛角、塑膠、製成的專門的刮痧板,形狀有長方板、半圓形、魚形…,只要邊緣鈍圓,易於使力即可。

七、刮痧的方法
1、先將准備刮痧的部位擦淨,用刮痧板的邊緣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,在確定部位進行刮痧。
2、刮痧要順一個方向刮,不要來回刮,以向下、向外為原則。
3、力量要均勻合適,不要忽輕忽重,以患者能接受為度。
4、如有痧症,連刮十幾下後,即出現暗紫色的痧點、痧痕。按上述刮痧部位,一般每處可刮20下。或以感覺舒適即可。
5、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紹的刮痧部位,如能依次刮完,病人立即感到輕鬆,可讓病人休息幾分鐘,再飲糖姜水或溫開水,病人會異常舒暢。
八、症治舉偶
1、 頭痛:頭皮、頸部、肩部
2、 中暑頭脹痛:頸部、大椎、肩部、上背部
3、 中暑腹痛腹泄:中背部、腰部
4、 感冒發燒、咽腫痛:大椎、肘臂彎部
5、 落枕:頸部、胸鎖乳突肌、肩部,痛處
6、 中風後遺症:運動神經區。
九、刮痧的注意事項
1.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,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。夏季刮痧時,應避免風扇直吹刮試部位。
2.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。
3.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,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痧。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-6天,以皮膚上痧退爲標準。
4、少數身體太虛弱、太疲勞的患者,在刮痧(拔罐)後出現頭暈或欲嘔的【暈痧】症狀,喝點溫開水、平躺休息10 分鐘即可恢復,無妨。

黑線為膀胱經、膏肓穴在肩胛內側 眉稜骨至後腦勺之中點,與太陽穴連線,為運動神經區。中風復健刮痧區


轉貼自網路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t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